话说课堂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1988 更新时间:2016年08月25日14:40:04 打印此页 关闭

课堂,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。现代人一生三分之一在课堂上度过。所以,探讨课堂,有着非常现实的不容置疑的重要意义。

那么,课堂是什么?我想:课堂应该是是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。或者具体地说,课堂通过协调内各种人际关系,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,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,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和地方。

据考证,原始社会后期,就有了专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特殊场所。最初的教育活动与人类的生产,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的。所以,从古至今,一直以来,课堂就是赋于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,给不成熟之人以成熟魅力,让不动动起来,让不活活起来,让不灵灵起来的生命放光彩的场所。

路易斯?康说:当初,一个人坐在树下,与另外几个谈论自己的想法。谈的人不知道自己是教师,听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学生。‘学生’们听得出神,不仅惊讶万分,要是这个人能留下来多好啊。于是他们就在那个所在地划出一个地方,于是世界上就诞生了第一所学校。

课堂的诞生“是不可避免的,因为它代表了人类欲求的一部分。”  而学校是为了留住 “高人”而产生的,这个 “高人”就是教师。

说到“高人”,我首先想到-----孔子。两千五百年前,老先生的生活点滴、教育片段、主要是课堂笔记就是鼎鼎大名的《论语》-----后世奉为教育圣经的。我们会觉得《论语》好像没有严密的逻辑性,很多是就事论事,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,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。其实,无言也是一种教育。曰:“天何言哉?四时行焉,百特生焉。天何言哉?”孔子说:“你看,苍天在上,静穆无言,而四季轮转,万物滋生。苍天还要说话吗?”这是多么具有“个性色彩”的语言!这才是真正的“高人”! 。这种求真而又创新的语言才是课堂真正追求的语言。可是,我们的老师“课堂废话”——“缺乏教育教学价值或离开课堂主题的言语”多的老鼻子啦。一个教学的高手,不只体现于“教案写得好”,更要体现于“上课讲得好”. “上课讲得好”,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是课堂上有出色的应变能力.因为课堂情况是千变万化的:有时“晴转多云”,有时“阴中间雨”等等.因此教师必须具备驾驭整个局势的能力——你变、我变和灵活多变。

我推想在原始社会早期,肯定不是在教室里授课,没有黑板,没有多媒体,没有课时,也没有升降的坐凳,甚至没有教科书!但是教学内容必须有。后来的蒙学教科书《弟子规》影响很大,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。首先就说:“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”解说一下:

首先,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,友爱兄弟姐妹,其次一切言行中,要谨慎,要讲信用;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,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,向他学习 。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,非做不可。如果做了还有余遐,更应努力的学习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术等六艺,各种经典,以及其他有益的学问。由此我们可以窥见那时的教学科目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“六艺教育”已经非常复杂啦。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劳动、美育等等基本齐全。

这给了我们一点启示:课堂是有生命的,只有尊重生命、关怀生命、拓展生命、提升生命,才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,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。   

有人认为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、课堂是师生相处、交流和互动的时空;也有人认为课堂是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;还有人认为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地方、课堂是智慧生成的地方、课堂是自由开放的地方等等。孔夫子当年就是这么做的。师生平等与和谐,自由与互动。孔老夫子正是以此来影响他的弟子。《论语》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,是一种朴素的、温暖的生活态度。孔子弟子三千,其中七十二贤人。他们每人都是一粒种子,把那生活的态度和智慧广为传播。我们说孔子是圣人,圣人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最有行动能力和人格魅力之人。

教师,应该从高高的讲台下来(祖师爷孔夫子就常常和他的学生开座谈会,他的所谓杏坛,最豪华的设备也就是一张矮的条几),走进学生,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、引导者和合作者。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与需要,利用教材,整合教学内容,选择合适教学方法,组织学生学习活动,促进师生、生生合作交流,为每个学生创造机会发挥潜能,引导学生走向成功。让学生真正成为 课堂的主人,学习的主人。

当年,子路孔子:“闻斯行诸?:“有父兄在,如之何其闻斯行之?冉有又问:“闻斯行诸?:“闻斯行之。”公西华也曰:“由也问闻斯行诸,曰,‘有父兄在’;求也问闻斯行诸,曰‘闻斯行之’。也惑,敢问。”:“求也退,故进之;由也兼人,故退之。”翻译一下—— 子路问:“听到了就该去做吗?”孔子回答:“家有父兄在,如何能一听到了就去做呢?”冉有问“听到了就该去做吗?”孔子回答:“听到了就该去做。”公西华问:“仲由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,你说有父兄在;冉求也问听到了就该去做吗,你说听到了就该去做。我很困惑,大胆再问一问。”孔子回答:“冉求做事总是退缩,所以我激励他勇敢去做;仲由行事勇气超人,所以我限制他太过刚勇。”

由此可见。在课堂,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,实现目标分层、因材施教,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;在课堂,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感受,要激发学生动起来,让每一位学生“抬起头”、“眼发光”、“开动脑”、“勤问答”;教师要为学生彰显各自的生命力量、发展各自的独特精神提供一个广阔、融洽、自主的空间,让学生的心灵得以自由舒展、生命意义得以真正实现。

对于教师来说,课堂教学既是自己的工作职责,也是自己实现专业价值的地方,既不允许我们身体上的缺位,更不允许我们心灵上的缺位。一般教师根本就不注意课堂的“隐性浪费”,很少有人知道它是一种更隐蔽、更严重的课堂浪费行为。它表面上是在进行教学活动,实际上效率低下,空耗学生时间:如学生已经懂了,教师还在讲解;只管自己教,不管学生是否会,结果课堂债越欠越多;还有的课堂练习不扎实,热闹一阵就草草收兵等等。因此它实际上反映的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水平的低下。作为教师,不能有愧于“高人”的称号,不说“学富五车,才高八斗”,也差不多。教师丰富的知识技能从哪里来,我认为首要的是读书,教师应饱读诗书。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、生活的教师,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。教师既要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,可以自由翱翔,而又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的很多规则与障碍;却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,可以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行为的拓展。课堂活动对于学生具有个体生命价值,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。只有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开掘,才能有真正的课堂生活,课堂上人的生长才能真正实现。进一步为学生的持久发展奠定基石。

上一条:培养学生十二个良好学习习惯 下一条:新课程下典型课堂教学模式及学法口诀